
根據維基百科:“加密貨幣(英文:Cryptocurrency,又譯密碼學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介質。加密貨幣是數位貨幣(或稱虛擬貨幣)的一種 。加密貨幣基於去中心化的共識機制,與依賴中心化監管體系的銀行金融系統相對。去中心化的性質源自於使用分散式帳本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
- 加密貨幣的價值與法定貨幣相比有什麼差別?
最大的區別是法定貨幣(簡稱法幣)得到中央政府的認可並具有合法性。其價值本質上來源於中央政府的認可,而交易雙方都信任這一價值。
加密貨幣沒有政府或銀行的支持,其價值是去中心化的、全球性的,並且依賴于其社區成員(加密貨幣使用者、保護網路的挖礦者和開發人員)的參與。這個概念的基礎是一個控制供應的演算法。
法定貨幣和加密貨幣的共同點是兩者都用於存儲和轉移價值,兩者都可以用作購買商品和服務的媒介。每一種貨幣的價值都受供求等經濟因素的影響,它們可以在交易所進行交易,兩者都依賴於圍繞它的體系的品質來賦予它價值。
- 為什麼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劇烈?
加密貨幣市場仍被認為處於早期階段,流動性有限,而且沒有多少基準價格的記錄。此外,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聞報導,如交易所破產、傳言與毒品交易有關以及安全性漏洞等,都加劇了其波動性。
即便如此,每天仍有成千上萬的新手進入這個市場。2018年初,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報告稱每天增加100,000個新用戶。在加密貨幣價格的漲跌過程中,許多用戶獲得了重大的收益或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從而進一步加劇了波動。
第三,中心化的交易所控制著大多數加密貨幣的流動,價格操縱在新興市場也很常見。通過手動操縱加密貨幣的價格,交易所有很大的動機來增加收入。此外,中心化的交易所容易受到單點故障的影響,這意味著如果被駭客攻擊,加密貨幣價格將受到嚴重影響。
總而言之,這個新市場本質上是快速變化的,這增加了加密貨幣價格的波動性。
- 加密貨幣價格的最大決定因素是什麼?
與法定貨幣一樣遵循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供求關係是加密貨幣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如果加密貨幣的供應量很高,而交易商和使用者的需求很低,那麼加密貨幣的價格就會下跌。相反,如果加密貨幣的供應有限,而需求高,那麼加密貨幣就會升值。
如上所述,媒體或公眾情緒也會對加密貨幣的價格產生影響。如果有關於某種加密貨幣或平臺的負面新聞,該貨幣的價格通常會下降,影響會波及整個市場。但如果該貨幣得到高調的支持和媒體的正面報導,更多的市場參與者將會湧入,價格幾乎肯定會上漲。
對價格有重大影響的其它因素包括加密貨幣的使用範圍、全球政治局勢、挖礦難度、認知價值、安全性漏洞等等。
- 對2018年加密貨幣價格預測的準確程度高嗎?
與傳統市場一樣,沒有人能保證預測加密貨幣價格的準確性。在試圖預測2018年價格的人群中,意見分歧很大。
一些人預測,比特幣將突破100萬美元大關,其中包括McAfee Associates的邁克菲(John McAfee)和CNBC的克萊默(Jim Cramer)。
其他人則較為溫和,但仍做出了相當高的價格預期,包括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前首席美國策略師、現任Fundstrat管理合夥人湯姆•李(Tom Lee),他預測2018年底價格為25,000美元,2022年價格為125,000美元。
天平的另一端則是市場完全崩潰的預測。精品投行合夥人Bullhound預測,今年內比特幣崩盤的幾率為90%,而哈佛大學教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董事總經理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預測,比特幣將縮水至100美元。GoldMoney首席執行官Roy Sebag甚至表示,未來比特幣將一文不值。
顯然,我們不能完全信任這些對加密貨幣價格的預測,但以下這些因素肯定會影響未來的整體價格:
- 指導加密貨幣市場的監管措施的標準和性質;
- 未來一年及以後的採用率;
- 加密貨幣期貨市場的增長水準;
- 加密貨幣的稅收處理;
- 技術進步和對漏洞的防範;
- 使用加密貨幣和底層技術解決現實世界問題的能力。
請通過[email protected]與我們聯繫,瞭解有關加密貨幣和Fortex方達科技在OTC加密貨幣領域的產品的更多資訊。